什么是法定的夫妻财产制? |
分类:法规解读 时间:(2015-09-22 15:20) 点击:194 |
什么是法定的夫妻财产制? 根椐我国《婚姻法》第17条的规定,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为婚后所得共同制。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夫妻一方或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财产,均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,但特有财产或约定财产除外。 这种制度强调三方面: 1、夫妻共同共有始于婚姻成立之时。 2、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限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全部财产和收入,但特有财产和约定财产除外。 3、共有的形式是夫妻共同共有。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不区分份额大小都平等地享有所有权,而不考虑各方对共有财产积累的贡献大小,实际开支多少等。 在婚后所得共同制下,根据我国《婚姻法》第17条的规定,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是: 1、工资、奖金。 2、从事生产、经营所得的收益。 3、知识产权的收益。 4、因继承得到的财产,但遗嘱确定只归一方所有的财产除外。 5、因赠与得到的财产,但赠与合同指明归一方所有的除外。 6、其他应当归夫妻共有的财产。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,这类财产包括三方面:(1)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;(2)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、住房公积金;(3)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、破产安置补偿费等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